毛泽东: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书法家
来源:网络
编辑:佚名
更新时间:2010-11-25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 年9 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1930 年8 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前委书记兼总政治委员。1931 年任中共中央苏区中央局委员,代理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同年11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被选为主席。从1930 年12 月到1933 年2 月,同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1933 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反对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方针,在他们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后,就把毛泽东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之外,执行不同的战略和政策,从而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934 年10 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不得不退出苏区,开始长征。1935 年1 月,长征途中,在贵州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见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路线的统治。随后又粉碎了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胜利完成长征。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在陕北会师,开创了抗日救亡的新局面。1935 年12 月,针对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华造成的危机,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后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的报告,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
1936 年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担任这一职务直至逝世。为了迎接抗日战争,提高干部水平,克服教条主义,1937 年写了《实践论》、《矛盾论》哲学著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
指导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1937 年7 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毛泽东领导人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写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著作,批判了亡国论、速胜论的错误思想,指明了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途径。1938 年11 月,为了克服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发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的讲话。
1942 年号召全党开展整风运动,使中共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高度的统一,为战胜困难和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943 年3 月,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以后在历届中央委员会都连续当选为主席直到逝世。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
相关文章: |
|
本文地址:
上一篇:李大钊: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下一篇:邓小平:政治家、军事家
您可以:
告诉给你的朋友!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本页!
免责申明:《毛泽东: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书法家》紧供参考,不做创业赚钱投资建议,因该资料或依赖该资料之任何部分或全部所致的任何损失,我们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