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孙子):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古代军事理论奠基者,春秋末期吴国将军
来源:网络
编辑:佚名
更新时间:2010-11-25
孙武 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古代军事理论奠基者,春秋末期吴国将军。亦称孙子。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一说博兴,或说广饶)人。据唐以后典籍记载,为齐国田氏(即陈氏)后裔,祖父田书伐莒(今莒县)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子孙因从此姓。 周景王十三年(公元前532),...
孙武
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古代军事理论奠基者,春秋末期吴国将军。亦称孙子。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一说博兴,或说广饶)人。据唐以后典籍记载,为齐国田氏(即陈氏)后裔,祖父田书伐莒(今莒县)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子孙因从此姓。 周景王十三年(公元前532),齐国内乱,田、鲍两族与栾、高两族相攻,孙武避乱出奔吴国。身处诸侯争霸、列国兼并、大夫争权、社会变革的动乱之世,为寻求以战止战、保国安民的途径和方法,入吴后长期避隐深居,潜心研究兵学,总结春秋时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著书立论,成兵法十三篇。值吴王阖闾即位,在行人伍子胥辅佐下,整军经武,增强国力,欲破楚以图霸,经伍子胥多次举荐,以所著兵法十三篇献吴王阖闾,深得阖闾赞赏,被任为将军。传说曾在吴宫演练宫女,“小试”兵法,诛斩违犯军令的吴王二宠姬,反映其从严治军的为将之道。 周敬王八年(前512),阖闾兴兵攻楚拔舒邑,欲乘胜直捣楚都。孙武着眼全局,认为楚国甚强,吴国“民劳”,大举攻楚的时机尚不成熟,主张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此后数年间,按照伍子胥提出的分吴军为三部轮番击楚之策,多次出兵袭扰楚军于江、淮之间,迫使楚军疲于奔命,削弱其战斗力。十四年,与伍子胥共谋利用唐(今湖北随州西北)、蔡(今河南新蔡)两国与楚的矛盾,将其争取为吴的盟国,既使楚陷于孤立,又扼楚之项背。随即与伍子胥、太宰伯等佐阖闾统领大军攻楚,避开楚军防守正面,沿淮水迂回进军,由楚守备薄弱的东北部直驱楚腹心的江汉地区,打破楚军战略部署,进而调动楚军脱离有利阵地,大败楚军于柏举(今湖北麻城东北,一说今汉川北),又乘势追击,连战连胜,攻占楚都郢城(今荆沙市江陵西北),创造春秋时期具有明显战役特征的著名战例(见柏举之战),表现出孙武指导战争重谋略、重虚实、重人为的鲜明风格。吴国西破强楚,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流传至今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及汉墓出土的竹简、木简《孙子兵法》,集中反映了孙武丰富而深邃的军事思想。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孙武率先论述战争全局和战略全局问题,最早揭示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先胜而后求战”、“致人而不致于人”、“因敌而制胜”等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深刻总结出“以正合,以奇胜”、“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我专而敌分”、“避实而击虚”等一系列至今仍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闪耀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光辉。《孙子兵法》以其博大精深的战略理论彪炳古今中外,孙武则以“兵圣”之誉而名垂千古。
相关文章: |
|
本文地址:
上一篇:田单:战国时期齐国名将
下一篇:灌婴:秦末汉初名将
您可以: 告诉给你的朋友!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本页!
免责申明:《孙武(孙子):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古代军事理论奠基者,春秋末期吴国将军》紧供参考,不做创业赚钱投资建议,因该资料或依赖该资料之任何部分或全部所致的任何损失,我们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