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网Shu123.Net > 图书阅览 > 人物传记 > 正文

赵本山

来源:网络   编辑:佚名   更新时间:2010-11-25
笑星赵本山 (摘自2000年第3期《书摘》,作者:金景辉) 余秋雨的一段话讲得很中肯,“赵本山最容易被文化界所轻视的地方是过于世俗,文化层次不高。轻视者的内心有一把潜在的标尺,他们所追慕的文化层次大抵有两个方面:要么国际气派,要么古雅蕴藉。大凡原先文化普及度...
14楼的排练室里,本山的戏开始了。

本山开始做戏,他有意识地纠正自己平时演出时过分夸张的形体动作。可是,几句台词过后,他不知不觉地恢复了那些习惯了的动作;弯腰、弓背、曲腿、屁股往后使劲、两脚站不稳似的不停地踏步、摇晃。虽说剧本中他扮演的“徐老蔫”是个近视眼,可他把这个近视眼发挥到了把手表贴在眼皮上才看清钟点的程度,简直成了一个接近百分之九十九的盲人,这哪里是剧中那个朴实、健康、风趣、爽快的“徐老蔫”?要说是马戏团里的小丑,倒有点像。

编导们笑不出声来了,有一两个人捧场似地干笑两声,反更增加了排练场上的尴尬。尽管本山有几个“包袱”甩得很俏,要是在剧场里,必定会叫观众捧腹大笑,可编导们对戏的整体感觉不舒服,笑的神经已无法拨动。

编导们大失所望,开始议论。议论的声音本山可以听得见,当时在本山听来,就好像小时候有一次捅了马蜂窝,一根根的针刺在他的脸上一样难受。

“人物形象不美呦。”

“主要是情感不真实!”

“感觉抓得不准!”

“词也不太清!”“有些卖弄!有点像耍!”

“干脆!重新排吧。”

在一旁一直听着的赵本山,早已出了一身冷汗,他从来也没想到过自己会失败。前两次的受挫都是由于客观上的原因,而不是因为他最自信的表演功夫,现在他尝到了自己跌跟头的滋味。

黄一鹤导演给本山拿来了小品《老有少心》的最早录像带。本山静静地坐在那里看,向当初的“赵本山”学习,寻找当初那种准确的感觉。看着看着,本山竟然让当初那个“赵本山”逗乐了。

在痛苦的思索之后,本山找到了自己毛病的根源,他意识到:当初自己那种准确的艺术感觉,真实质朴的表演风格,是在后来频繁的演出中丢掉的。他曾带着这个戏,一年里走遍东北三省,演出三四百场,场场爆满,笑声不断。东北的老乡是打心眼里喜欢他,他在台上一举手一投足,都可以引起观众的大笑,他便钻心磨眼地逗他们笑。到后来,已经不是戏让观众笑,而是他本人在“逗”大伙乐。在大伙眼里,他是一个被溺爱的顽皮的孩子,怎么做都惹人喜欢,就像一个朋友对他说的那样:“你在台上放个屁都肯定是香的。”

“是东北的老乡宠坏了我赵本山,但不怪别人,还怪自己表演艺术的不成熟,还没达到完美的程度。”

本山心里在翻江倒海,表面却装作若无其事。晚上睡觉,他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清晨4点他“扑梭”一下从床上坐起来,发着狠:

“说死我也得整成功,整不明白,我不回东北见家乡父老了!”

山里汉子的倔劲儿上来了。赵本山,就像他自己在二人转拉场戏《1+1=?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 9下一页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

上一篇:张国荣:香港著名艺人
下一篇:范冰冰

您可以: 告诉给你的朋友!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本页!

免责申明:《赵本山》紧供参考,不做创业赚钱投资建议,因该资料或依赖该资料之任何部分或全部所致的任何损失,我们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