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网Shu123.Net > 图书阅览 > 人物传记 > 正文

赵本山

来源:网络   编辑:佚名   更新时间:2010-11-25
笑星赵本山 (摘自2000年第3期《书摘》,作者:金景辉) 余秋雨的一段话讲得很中肯,“赵本山最容易被文化界所轻视的地方是过于世俗,文化层次不高。轻视者的内心有一把潜在的标尺,他们所追慕的文化层次大抵有两个方面:要么国际气派,要么古雅蕴藉。大凡原先文化普及度...

赵本山笑星赵本山
(摘自2000年第3期《书摘》,作者:金景辉)
余秋雨的一段话讲得很中肯,“赵本山最容易被文化界所轻视的地方是过于世俗,文化层次不高。轻视者的内心有一把潜在的标尺,他们所追慕的文化层次大抵有两个方面:要么国际气派,要么古雅蕴藉。大凡原先文化普及度不高的国家和民族都会产生类似的追慕,而这种追慕也确实是合理的。但是,用真正现代“大文化”的观念来看,这种追慕不仅是狭隘的,而且是肤浅的。世俗文化是全部文化构架的根基,也是推动精雅文化不断演革的动力,它比精雅文化更天然,更贴近民族的生态,因此也更长久、更深入人心。”

险遭讨伐
-------------------------------------------------

赵本山的喜剧表演艺术,终于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这归功于他朴实无华的表演,归功于东北二人转浓郁的乡土气息,甚至归功于人们心中一种久违莫名的情感。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大地浸泡在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硝烟战火之中,生灵遭涂炭,人们大概不知开心的笑为何物。建国后,硝烟散尽,人们迈起“大跃进”的步伐,其中笑话出现过不少,比如“一亩地产一万斤粮”,“一根地瓜一千斤”,可没人笑,没人敢笑。幼稚的极左政治,彻底铲除了人们幽默的笑的神经。接着又是“十年内乱”。口诛笔伐,你死我活,刀光剑影,打打杀杀。大笑成为痴呆症的病状。待“内乱”结束,改革开放,人们匆忙地打开所有的窗户,大洋彼岸的西半球的新鲜空气滚涌而来,人们迫不及待全身心地投入到“洋”货色之中。自己的根本在匆忙中失落了。

人们遗忘了朴实实在是自己最宝贵的品质。朴实,这可爱的人性,竟像一个“幽灵”游荡在人们的潜意识之中。

忽然有一天,一个瘦弱农民从山沟里向人们走来了,他走到了沈阳大戏院的舞台上,舞台下的观众仿佛一下子找到了失落已久的梦境,人们大笑、狂笑,差一点儿笑傻了。在这片笑声中,这个农民在不知不觉中为自己营造了一个“神坛”,一个用黑土地上的烂泥巴垒造成的、散发着泥土芳香的“神坛”,一个观众心中的“神坛”。

这一切,赵本山自己全然不觉。

这一年,赵本山只是在不停地演出。在沈阳大戏院打开了突破口,后又转到铁西剧场、和平剧场,后又下到各大工厂……所到之处,演出的节目不外乎《摔三弦》、《瞎子观灯》、《1+1=?》。几个盲人形象,被赵本山演得活灵活现,虽然是翻来覆去地演,却有层出不穷的魅力。因为赵本山的表演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碰到啥演啥,看到啥说啥,每一次演出都是一次新的创造。戏在他自身,

1 2 3 4 5 6 7 8 9下一页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

上一篇:张国荣:香港著名艺人
下一篇:范冰冰

您可以: 告诉给你的朋友!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本页!

免责申明:《赵本山》紧供参考,不做创业赚钱投资建议,因该资料或依赖该资料之任何部分或全部所致的任何损失,我们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