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九岁在上海《大公报》儿童版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十六岁时,用成人的口吻写的小说《云影》在《晨光》杂志发表。1957年台北第二女子中学毕业。1963年7月,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窗外》,从此跃登台湾文坛。她创作颇丰,作品已有数十部之多。许多作品都要再版十几甚至几十版,而且往往都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在台湾和海外拥有大量读者,尤其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琼瑶。」这绝对不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五十三本小说、四十五部电影、数不清的电视连续剧。从台湾到大陆,从东南亚华侨到纽约唐人街,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一定有一群人,曾经或者仍然,读着琼瑶,耽溺窗外月朦胧鸟朦胧烟雨也蒙蒙的一帘幽梦。琼瑶当红的六、七十年代,正值台湾从农业转型工业社会。大批人口离开家庭,纷纷走入加工出口区、公寓小工厂,经济起飞中,沈重的政治、苍白的人文┅┅,许多人都在琼瑶编织的风花雪月中,寻到片刻的纾解。 一九七四年一本文艺刊物举办「大家谈琼瑶」,一位高中女学生就说∶「我只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少女,也拥有一般少女认为最美的东西 幻想。很多话是无法写在周记上,也不能告诉母亲,但是泛滥的感情却需要一个出口,因为自己没有充裕的时间编织,只有看琼瑶做好的梦了。」琼瑶不仅是台湾最畅销、最多产的言情小说家,也如她自己所说∶「我是一个标准的梦想家,我美化一切我能美化的东西,更美化感情。有时甚至是天真的,不成熟的。」不论是不是与现实脱节,幸好有琼瑶,让大家的记忆里,偶尔也能梦幻一下。就像琼瑶书中借用的红楼梦开卷词∶「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琼瑶小姐第一本小说「窗外」1963年出版至今已35年,在这35 年来,她丰富且无间断的创造力使她在艺文界一直是屹立不摇,在这期间共创造了52本小说,17本小说改编成电视剧,37本小说改编成电影,可算是个成绩斐然的作家。
1938出生于四川成都,父亲陈致平,母亲袁行恕 ;
1942随家人由成都迁回故乡湖南,其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迁回四川 ;
1947举家迁上海,在上海《大公报》发表其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 ;
1949迁往台湾台北,父亲任教于师大国文系,母亲任教于建国中学 ;
1959结婚 ;
1963在《皇冠》杂志刊出小说《窗外》,不久后出单行本,为琼瑶出版的第一本书&nb
相关文章: |
![]() |
上一篇:巴勃鲁·聂鲁达:智利诗人,197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下一篇:杨利伟:中国航天英雄
免责申明:《琼瑶:著名作家》紧供参考,不做创业赚钱投资建议,因该资料或依赖该资料之任何部分或全部所致的任何损失,我们概不负责。